個案研探

6月23-27日

2024

個案研探(一)- 張秉權博士與鍾珍珍女士

節目策劃與保育文化資產:以茶館劇場為例

6月23日 下午3時(戲曲中心)

2009年,粵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香港首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於2019年開幕,其中茶館劇場鮮明地確立其文化保育的角色,場地不單只復刻以往上茶座聽粵曲的特色,觀眾在特別設計的節目內,可以品嚐包括南音、牌子演奏、粵曲演唱、折子戲和音樂合奏等各種不同形式的戲曲表演,同時加入解說,令本地和外地觀眾也能進入粵劇的世界;另一方面,茶館劇場亦是一個培育新進表演者和展演原創節目的場地,同時也介入新科技,有助拓展新觀眾。這節對談將以茶館劇場為例,從場地和節目策劃的角度分享如何保育粵劇文化。

張秉權博士

自1972年與大學畢業同學共同創辦「致群劇社」後,參與戲劇已逾半世紀,除為不同劇團擔任編劇、導演、演員及戲劇構作外,亦為戲劇學者和資深藝評人,曾以武耕等筆名撰寫大量評論及編輯戲劇刊物多種。自2008年起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主席。1996至2007年間以民選代表身份擔任香港藝術發展局委員,歷任戲劇小組主席及藝術支援委員會主席。亦為「香港教育劇場論壇」創會主席及「國際戲劇/劇場與教育聯盟」第六屆世界會議(2007)聯合總監。2002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予榮譽勳章,以表揚其對戲劇界之貢獻。2003至2015年間為香港演藝學院人文學科系主任,並協助成立戲曲學院,署任其院長一年。退休後現仍為學院兼課。

鍾珍珍女士

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現任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主管(戲曲)及戲曲節目總監。鍾氏畢業於美國加州藝術學院,榮獲藝術學士及碩士學位,主修舞台燈光設計,憑《起航!討海號!》獲得第六屆香港戲劇協會香港舞台劇獎頒發最佳燈光設計獎項。

鍾氏2011年加入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至今,先後籌組及監製了三屆「西九大戲棚」、首屆「自由野」(Freespace Festival)、「西九戲曲中心講座系列」、2015年至2017年四個「西九戲曲中心粵劇新星展」演出、策劃及邀請「國光劇團」的《賣鬼狂想》到港演出、多次籌組粵劇演員到內地培訓及交流。 鍾氏2016年以交流項目到北京為中國國家京劇院《曙色紫禁城》作復排導演助理。2017年起策劃及邀請「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上海崑劇院」、「上海京劇院」及「上海淮劇團」等到港演出「西九小劇場戲曲展演2017」,並為「香港小劇場戲曲節」始創人。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開台日及開放日、開幕季節目及戲曲中心開幕節目《再世紅梅記》總監製。

鍾氏籌組、監製首個香港小劇場粵劇《霸王别姬》(新編)、並參與導演小劇場粵劇《文廣探谷》及《奉天承運》,並推廣至往各地巡迴演出(北京、上海、泉州、新加坡、台北、天津、首爾、青島等);策劃與內地各大院團合作創作新劇及交流項目,2024年將有第一個與重慶市川劇院共同移植及創作的小劇場川劇《霸王别姬》計劃演出。

個案研探(二)- 邵曉潔博士

建立「世界的記憶:中國傳統音樂錄音檔案」的策略與挑戰

6月24日 下午4時(演講室)

中國傳統音樂錄音檔案於1997年被列入首批《世界記憶名錄》,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檔案,也是世界首個入選該名錄的錄音檔案,無論是內容與類別,還是考察與採集,抑或其保護與傳播,都是目前為數不多的案例之一。進入數碼時代以來,這批檔案的數碼典藏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數碼人文視域下,「中國傳統音樂錄音檔案」數據平台立足資源的學術屬性,還原歷史音響,極力呈現與之相關的歷史訊息及其在文化空間中的樣態,提出共享共建的基本理念,是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多樣性保護實踐、傳統音樂知識公共化以及傳統音樂文化傳承和傳播的有益探索。

邵曉潔博士

邵曉潔,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與文獻館副館長、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古代音樂史、音樂考古學、楚音樂文化、音樂檔案的典藏與利用等相關研究。出版專著《楚鐘研究》、《楚樂器研究》(2018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音樂考古學——理論研究與資料匯編》;主編或執行主編《智化寺京音樂》、《楊蔭瀏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圖錄》等,任《中國音樂文物大系》總編輯部委員、《中國音樂文物大系Ⅱ.河北卷》副主編兼執行編輯;策劃編輯的音像出版物《絲桐神品——古琴(1950–1970)》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發表學術論文四十餘篇。此外,譯有《當代流行歌手聲樂技能訓練》(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專業教材)。

個案研探(三)- 楊雲濤先生

由動作紀錄到演出:香港舞蹈團舞作《凝》的案例研究

6月25日 下午2時30分(演講室)

「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與多位舞蹈員,從2018年開始進行為期三年的跨界藝術研究。他們跟隨武術師傅學習南方武術,重新感悟形體內外、線條律動與東方哲理的關係,取中國舞蹈與南方武術之精粹,同時通過記錄、研究和整理動作與肢體運動的模式,把元素匯入舞團的不同創作中。楊雲濤將會從始因談起,分享舞團進行舞作紀錄研究的開始,舞武身體研究為因,簡述舞武研究動機,同時探索如何以紀錄作為一種方法,討論表演藝術中紀錄的價值與延伸。他亦會展示在過程中說明紀錄的工具和方式,並講述記錄了甚麼,包括身體訓練過程和舞者學習的第一身觀察及感悟;更重要的是,在存檔後這些材料如何被複習和參照,有助舞者更深刻地去理解武術的形、法、藝,領略所學,了解身體的變化、限制及可能性,自然內化於創作作品上,並與業界分享。

楊雲濤先生

楊雲濤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舞蹈系,曾加入「廣東現代舞團」、「北京現代舞團」及「城市當代舞蹈團」。2002年加入「香港舞蹈團」擔任首席舞蹈員,2007年出任助理藝術總監,2013年出任藝術總監。楊氏於2003及2006年兩度獲頒香港舞蹈年獎,另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香港藝術發展獎2009「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舞蹈)」。 楊氏為香港舞蹈團編創多個作品,包括《蘭亭.祭姪》(獲頒2013香港舞蹈年獎「最值得表揚舞蹈製作」;2013年於北京和台北巡演)、《花木蘭》(獲頒2014香港舞蹈年獎「最值得表揚舞蹈製作」及「最值得表揚群舞演出」,分別於2015及2017年於紐約、悉尼及倫敦巡演)、《梁祝.傳說》(2016年於首爾演出)、《風雲》(獲頒三項2015香港舞蹈年獎)、《倩女.幽魂》(獲頒三項2016香港舞蹈年獎,2017年於北京及廣州、2018年於台北、2019年於上海及杭州演出)及《紫玉成煙》(獲頒2019香港舞蹈年獎「傑出中型場地舞蹈製作」)。

攝影:Worldwide Dancer Project
照片由香港舞蹈團提供

個案研探(四)- 莫倩婷女士

紀錄劇場作為劇場的紀錄:澳門製作《石頭外傳》的經驗及啟示

6月25日 下午3時(演講室)

2017年《石頭外傳》在澳門表演藝團「石頭公社」成立21年時首演,執導的是香港編舞黃大徽(Dick)。團長莫倩婷本想邀請Dick來合作,對創作帶來一些新的衝擊。然而作品所牽連的緣分,遠遠長於那一個多小時在舞台上的演出。2016年,首演前一年,Dick到澳門觀看石頭公社二十周年演出《此時此刻》,當天同時拿到一本石頭公社二十周年出版的書《碇石二十》,書中印有石頭公社二十年來的大事年表,看到這些「硬事實」讓Dick聯想起多年前為「進念.二十面體」排演的作品《0382》,覺得可以把形式套進去石頭公社三個第二代團員試試創作。年表刻劃的「硬事實」是正傳,那麼「tangible and varies by individuals」的就是外傳。不論是2017年的三人版首演,還是2022年的單人讀劇版,演出中是群體/個人/社會之間的關系對照、直視與和解;然而,有關時間/歷史/個人掙扎,人與人與時間與事之間的和解,均發生在舞台之外,這也是印證劇場最有力量的地方。

莫倩婷女士

「石頭公社」主席、導演、演員。Todos Fest!發起人及藝術總監。

香港大學文學及文化研究碩士生。畢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拉薩德國際表演學校。2007年畢業於澳門大學英語一般課程。17歲開始接觸表演藝術工作,對跨文化創作尤感興趣,曾與多個本地及外地劇團合作。多次赴外演出及發表導演作品,包括香港、北京、南京、台灣、泰國、法國、英國、葡萄牙、巴西等。2021年創辦澳門首個共融藝術節Todos Fest!。2014年憑導演作品《The Mute Quire》於愛爾蘭戈威爾藝穗節獲「最佳國際演出大獎」。曾擔任「澳門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開幕導演。2006年開始導演工作。曾編導三十多個作品。

個案研探(五)- 馬燕玲女士

透過記錄、創作和推廣讓文獻庫充滿活力:新加坡42新劇中心的案例研究

6月26日 下午2時30分(演講室)

新加坡C42檔案庫(C42 Archive)於十年前成立,旨在提供所有與新加坡劇場有關、公眾可接達的數碼資源。資料、視聽文物等文物材料可追溯到六十年代新加坡初現當代劇場的時期。其目的是讓用戶對新加坡劇場歷史的趨勢和發展建立一個印象或概覽,並以此為跳板,在其他檔案庫網絡中進一步探索研究。

然而,C42檔案庫不能只作為研究和教育資源,它還需成為藝術家可從中學習、反思、創作和回饋的活資源。42新劇中心透過旗艦項目「The Vault」,邀請藝術家對新加坡劇場史及/或特定作品作出批判性及個人回應,激發和增添檔案庫的活力。通過研究和探問,藝術家以當代表演的方式向現今觀眾呈現其回應。新創作的作品將現在/未來與過去的對話連接,引領觀眾重訪原作品表演製作的歷史、檔案和語境論述。

十年間,42新劇中心呈獻了30個形式和藝術動機各異的表演回應,涵蓋新加坡劇場歷史的不同面向和主題。在這節個案研探,將與與會者分享「The Vault」中的幾個重要作品,以闡述這項計劃的方法和成果,以及42新劇中心記錄、創作和推廣劇場及其檔案庫的整體模式。

到訪C42檔案庫:https://www.centre42.sg/archive/

馬燕玲女士

馬燕玲,現任42新劇中心總經理。該中心為新加坡非牟利劇場發展空間,自2014 年成立以來,她策導並製作許多促進新文本創作和劇場構作發展的藝術家駐留項目及平台。她亦一直領導42新劇中心的核心工作——新加坡劇場數碼檔案庫的管理和提倡工作,同時負責促進亞洲劇場構作網絡(Asian Dramaturgs’ Network)的運作。她也是一名現代舞表演者,最近於 2023 年新加坡國際藝術節委約Brian Gothong Tan(新加坡)和黃若(中國/美國)創作的《天使島》中演出。

攝影:Crispian Chan

個案研探(六)- 周伶芝女士

探問歷史的未來式——兩廳院35週年《平行劇場》中關於檔案閱讀與策展意識

6月26日 下午3時(演講室)

關於藝術的回憶,從形式上即呈現弔詭的辯證。不同於當代創作以跨學科檔案為對象,運用藝術形式重新進行知識的轉化與詮釋,在展演中創造屬於檔案的藝術作品;當代的藝術文件,則是對於作品的藝術性和其座標,再次進行交錯的辨識、分析、擴延、限定和提問。從資訊之海裡撈出值得於此刻記憶的資料,使之擁有特定的展述形式,或是建構藝術作品的身世,彼此之間產生重組後、新的檔案內容與脈絡,產生之於當下的對話意義,亦是對於歷史的責任與回應。

同時,本來藝術作品本身即為藝術,卻在轉化為檔案、可部分再製為閱讀文件和裝置之際,便也跟著失去原有形式的某些元素,如:劇場空間、演員、聲響和光影等所共構與調度的現場性,這一表演藝術始終且難以取代的美學特性,通過其後續的複製與再製之藝術文件的展呈,在在提示與陳述了文件轉化時的失真與空缺。但也由此,表演藝術其僅具一次性的獨特生命形式,在重新檔案化的過程裡,得到一脫離原本展演時空的陳述機會,並且關乎到不在場和不完整的隱密意味。而這恐怕反倒是在面對藝術文件、特別是表演藝術文件,重新思考時的重要切入視角之一。

然而,轉化為檔案的展呈形式,作品即可能有遭到聖物化與平面化的危險。既創造某種傳奇性質,也同時取消藝術的靈光,傳奇的誕生和靈光的消失,一起發生。這也是面對檔案時,這具有物質性和界定上限制範圍的物件,在解讀與呈現聯想方面的誘惑與危險。因此,對於檔案的再度回訪,是對於形式和藝術生命的探問和辯證。越是追索檔案,越是苦於檔案其遁逃處,檔案顯現於其不足與遺忘,也顯現其對更多連結和彼此立體的呼喚。是做為閱讀者的意識,在藝術文件裡,有什麼歷史觀看方式和意識的可能性,可以讓我們得以思考其中的操作與遺忘、詞彙和意義的匱乏與凝固,並挖掘文件各自獨立、又可相互關聯的潛在可能性。

周伶芝女士

策展、藝術評論、劇場構作、文字工作者、美學與創作相關課程講師等。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與舞蹈系兼任助理教授。書籍與雜誌之專題企劃,講座與工作坊規劃。以不同角色參與各藝術節、展覽、表演藝術創作、團隊和場館之研究計畫。

近期擔任2024、2023臺南文化中心館慶策展人,2023、2022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馬戲棚」諮詢顧問與創作工作坊規劃導師,2022兩廳院35週年「平行劇場」策展人,2020、2019臺南藝術節策展人,2018松山文創園區Lab實驗啟動計畫「無時鐘特區」策展人,兩廳院2017「舞蹈秋天」論述統籌與顧問,2018「新點子舞展」諮詢,2017&2018基隆海港山城計畫「泊」&「潮聽招待所」策展人等。

攝影:沈昇勳

  • 以上時間均為香港時間
  • 演講室 = CYT LT1A